项目名称:重庆招商置地长嘉汇F2组团项目
设计单位: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水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介绍:重庆招商置地长嘉汇F2组团项目(长嘉汇两江峯)位于重庆南岸区,地处长江东岸,毗邻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处。用地高据长江之滨,鸟瞰长江,俯视两江交汇,远眺重庆大剧院, 遥望朝天门码头。
本组团包括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及配套设施,地下车库、设备用房等。其中住宅类建筑: 13#楼一栋超高层建筑和14 -16#楼三栋高层建筑,最高层数为地上44层,地下四层,最大高度为112.1m。商业类建筑:18#多层商业建筑,最大层数5层,最大高度 23.50m。
一、建筑特点:
本项目两栋超高层户型为四梯五户,户型面积130-210㎡。住宅户型方正实用、交通流线短捷,动静分区明确,各房间的尺度舒适,大尺度观景阳台、舒适的生活阳台、大横厅设计、尽量多面宽景观朝向。高层为三梯两户,户型面积为297-537㎡千万级稀缺高端豪宅,占据头排看江视野,以一条简单的空间对角线,实现大平层空间的四大功能分区,满足塔尖家庭的不同需求。客厅、卧室,以及书房等均设计为巨幅落地窗,以更广阔的视野,收藏两江汇的壮美风景。270°的立体环绕观江面,收获如同环幕电影般融入的观景体验。
建筑塔楼立面运用简约现代的公建化风格,抽象两江水流的律动线条贯穿塔楼与沿街商业,强调了新组团的整体及创新性。更加律动飘逸,大气沉稳。在立面材料上选用香槟色铝板、灰色铝板、米黄色石材及高品质low-e玻璃为建筑主体材料,立面更为大气、有亲和力。
商业延续塔楼的流线型风格,将塔楼的竖向线条改为横向处理加以竖向的斜柱与进退的大玻璃幕墙,使商业既沉稳大气又简洁、极致,本组团商业立面与前组团差别较大。设计力求通过建筑平面与立面的结合,同时与地面景观、老街商业一起,打造“乐于停留”“乐于体验”假日式商业空间感受。
景观延续了前期组团的设计理念,结合山城特色,利用场地高差,打造层次丰富的小区景观。以“大自然风景”作为项目景观的基底,意图打造一处多维度空间体验的现代水岸梦境家园。入口的空间以迎宾式的归家感作为基调,对景是大尺度的飘浮绿岛,营造出静谧的归家体验。
二、结构特点:
1)结构体系实施两道设防
结构整体采用成熟且最合适住宅建筑平面布置的剪力墙结构体系。形成剪力墙+连梁的结构抗震及抗风的两道设防体系。对于14~16#楼临街侧商业楼层框架结构
2)控制结构扭转效应
根据建筑平面布置,利用建筑飘窗造型,加高平面外圈边梁截面,提高结构平面的抗扭刚度,控制结构扭转效应。
3)运用动力时程补充分析
由于结构自振周期较长,在加速度反应谱的基础上,采用动力时程反应,对结构进行补充分析,充分考虑其高阶振型对结构整体的不利影响,相应提高结构薄弱部位的设计内力水平,满足规范要求。
4)落实性能化设计目标
整体结构及构件融入性能化设计思想,对结构受力不利部位采用提高配筋,提高抗震等级等设计措施进行加强。最终结构实现整体D级,关键构件C级的性能目标。
5)掉层结构加强措施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取上接地层以上两层及墙体高度的1/10,同时往下延伸至基底。掉层、上接地层、通高剪力墙,掉层上一层(负二层)楼板板厚120mm,楼板双层双向通长配筋,配筋率0.25%。上接地层设置与掉层部分连接的楼板,楼板加厚至150mm,楼板双层双向通长配筋,配筋率0.25%。加强连接区域的梁通长筋,按照偏拉构件复核配筋。
6)屋顶采用斜撑钢架完美实现建筑造型
本工程屋顶线条与外立面线条贯通,采用曲线型钢构架,支撑部位采用斜柱+底部局部斜撑的方式,既保证建筑效果,又保证结构受力的合理性。
三、给排水特点:
本工程充分利用了自来水管网的压力,采用市政给水与加压供水结合的方式,并选用了高效率的水泵和配套电机,节省运行电耗,公共卫生间采用陶瓷片密封水龙头、小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坐便器采用容积为5L的冲洗水箱,蹲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所采用卫生器具均为节水型生活器具及配水件,并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GJ/T164-2014)的强制性条文,给水管道采用经济流速,尽可能的减少以后的运营成本。排水部分有效的利用了地形,均采用重力流形式,减少了污水提升泵的运营成本,雨水采用重力流系统,管道隐蔽设置,外立面不露管道,可以增加建筑立面的美观,整个给排水的系统设计简单简洁,有效的利用了建筑条件及合理的节省了能源和造价。消防给水方面利用已建F1组团项目的消防水池及消防水泵房,合理利用现有设施,节约造价,减少后期管理成本。
四、电气特点:
总体设计与建设综合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开放性、实用性、经济性、舒适性、高效性、安全可靠性和易管理维护性的平衡,本着从需求的角度出发,遵循“投资合理、统一规划、立足现状、适度超前”的设计建设思想,既满足客户目前的应用需求,又考虑今后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设计包括的子系统为: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营运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公共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停车场管理及车库引导系统;机房工程。有线电视系统仅预留线路及设备路由;信息发布系统按网络架构预留信息发布点。
五、暖通特点:
本工程整体场地高差较大,高差近28m,一共有吊5层商业,商业与车库贴临,排油烟等风井布置困难且排油烟风管路由较为复杂,通过合理布置管井及精心规划风管路由,所有商业均预留有排油烟条件,增加了商铺的销售价值。
住宅、商铺、物管用房等房间均采用分散式空调系统,本专业配合建筑专业、电气专业和给排水专业预留安装位置、用电负荷及凝结水的有组织排放管路,设备购置及安装由用户自理。
一、环境景观:
延续了前期组团的设计理念,结合山城特色,利用场地高差,打造层次丰富的小区景观。与之前组团不同的是本地块结合场地独有的环境资源,以“大自然风景”作为项目景观的基底,意图打造一处多维度空间体验的现代水岸梦境家园。入口的空间以迎宾式的归家感作为基调,对景是大尺度的飘浮绿岛,营造出静谧的归家体验。中庭设置了超大阔景的水景花园,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塑造水景边的休闲廊架,在景观及建筑立面处理上与江景紧密融合,曲线的建筑线条配置景观的大气柔美,采用了更多简约的曲线来彰显贵族品质。
二、结构特点:
项目包括13~16#共4栋高层住宅、配套商业办公建筑以及地下车库等。本工程为了保证结构平面的规则性及合理性,将13~16#塔楼设缝与裙房脱开,同时为了兼顾裙房的规则性,塔楼周边根据裙房的实际布置,带出1~2跨裙房,形成5个较为平面规则的结构单元。
1边坡及基坑
本工程整体场地高差较大,高差近30m。设计时结合山地建筑的特点,场地形成由西向东逐级升高的三级台地,以减小高差,取得较好的经济型。最下级台地主要标高为226.95m~234.7,中间一级台地标高为238.6m;最上级台地主要标高为254.0m。台地之间分别设锚杆挡墙或桩板挡墙支挡,将主体结构与边坡脱开,布局区域采用永久放坡+结构架空的方式,降低支护成本,塔楼范围内通过分阶掉层的方式,解决场地高差。
2结构设计特点
1)结构体系实施两道设防
结构整体采用成熟且最合适住宅建筑平面布置的剪力墙结构体系。形成剪力墙+连梁的结构抗震及抗风的两道设防体系。对于14~16#楼临街侧商业楼层框架结构
2)控制结构扭转效应
根据建筑平面布置,利用建筑飘窗造型,加高平面外圈边梁截面,提高结构平面的抗扭刚度,控制结构扭转效应。
3)运用动力时程补充分析
由于结构自振周期较长,在加速度反应谱的基础上,采用动力时程反应,对结构进行补充分析,充分考虑其高阶振型对结构整体的不利影响,相应提高结构薄弱部位的设计内力水平,满足规范要求。
4)落实性能化设计目标
整体结构及构件融入性能化设计思想,对结构受力不利部位采用提高配筋,提高抗震等级等设计措施进行加强。最终结构实现整体D级,关键构件C级的性能目标。
5)掉层结构加强措施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取上接地层以上两层及墙体高度的1/10,同时往下延伸至基底。掉层、上接地层、通高剪力墙,掉层上一层(负二层)楼板板厚120mm,楼板双层双向通长配筋,配筋率0.25%。上接地层设置与掉层部分连接的楼板,楼板加厚至150mm,楼板双层双向通长配筋,配筋率0.25%。加强连接区域的梁通长筋,按照偏拉构件复核配筋。
6)屋顶采用斜撑钢架完美实现建筑造型
本工程屋顶线条与外立面线条贯通,采用曲线型钢构架,支撑部位采用斜柱+底部局部斜撑的方式,既保证建筑效果,又保证结构受力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