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高新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项目创新科技孵化大楼_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

乐山高新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项目创新科技孵化大楼
发布时间:2024-11-15 11:03
833149cc48716ba942aaff2aa2b017e(1)(1)

设计单位: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介绍:本项目位于乐山市高新广场中央活力广场中部核心办公区,周边视线开阔、地势平坦、交通条件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是打造高新区标志性建筑的良好地段。项目位于乐山市市中区车子镇迎宾大道旁,场地内平整。

建筑采用双塔的形式,旨在塑造城市门户形象。建筑风格追寻一种简洁大气的基调,通过体量的组合,形成虚与实对比。在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上,注重与乐山当地文化的呼应:1、 多层次的建筑外立面,石材(或金属材质)与玻璃的有机结合,呼应了乐山的山水文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2、建筑裙房及塔楼采用圆角处理,建筑形体圆润,避免锋芒毕露,圆融的对待城市空间及乐山大佛。3、多层次的玻璃幕墙,寓意佛教中莲花造型,与乐山的佛教文化一脉相承。4、底部莲台状裙房处理,侧面三根凹槽,寓意莲台端坐,以香供佛。立面设计体现现代风格特征,利用建筑自身的构件作为建筑立面的构成元素,建筑立面设计省略繁复的雕琢和装饰,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搭配石材(或者金属板材)等材质,简洁大气,庄重并与周边环境协调。建筑墙身采用米白色石材(或者金属板材)和双层LOW-E玻璃有机结合,整体给人简洁大方,稳重经典之感,体现出建筑亲切、细腻的气质以及卓越的品质感。建筑屋顶的呈向内收缩之势,丰富城市的天际轮廓线,使建筑更富有表情。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23008.98㎡,总建筑面积:100607.59㎡,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4992.80㎡,地下建筑面积35614.79㎡。由1、2号楼两栋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及地下室组成,最高建筑高度为99.6m,地上22层,地下2层。钢框架—钢板组合剪力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本项目从设计之初就立在多的应用先进性设计理念、技术以及手法。建筑方案充分考虑城市总体环境,营造优美的区域环境;方案设计集成度高、节约用地。建筑采用南北向布局,充分考虑日照通风。进行综合管网设计,留足可利用空间,将地下车库停车率做到最大化,解决项目本身及周边停车问题。结构技术方面,塔楼核心筒创新性运用自主研发钢板组合剪力墙,内置对拉螺杆和纵横角钢,免模板支撑,承载力好,加工精度高,施工速度快。采用钢框架-钢板组合剪力墙核心筒结构,钢梁与钢板组合剪力墙双夹板连接方式,形成多道设防,实现全楼主体为全钢结构,抗震性能优越。给排水设计采用雨水、污水分流系统,有利于污水处理和雨水的回收再利用;按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生活用水、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等按用水水质要求分别提供、梯级处理回用。为了兼顾舒适与节能,暖通设计采用水系统变频;新风热回收技术;空调机组配置中高效过滤器、空气净化器。为了使变配电系统经济运行、节约电能,对季节性空调负荷设计采用空调专用变压器;设置有源滤波器进行谐波治理以消除谐波;客房设置节电控制型总开关的电源节能控制措施;设置电能测量与计量系统,进行能效分析和管理。

同时采用了先进的装配式技术,全钢主体结构+玻璃幕墙+轻质内隔墙+全装修+管线分离+BIM技术全过程应用技术路线,技术体系适配性好,便捷高效。主体结构、围护结构、内隔墙等全装配,部分采用装配化装修,装配率高达97%。建筑平面功能模块采用标准化设计方法,针对功能模块进行全专业设计,有效减少建筑部品部件种类,增加标准构件数量,降低综合成本,发表论文进行成果推广应用。基于本项目形成《装配式条形墙板材料、构件和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达到整体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国际领先水平。设计、生产及施工全过程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全专业全过程一体化,充分发挥出装配式建筑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综合优势,提升了工程质量水平,取得良好成效。

在智能化方面我们形成了公共区域,WIFI6无线畅联,停车管理实现无人值守,访客预约无感知通行,楼宇自控实现各设备管理,能源计量,实现大楼低碳节能,采用IBMS集成平台系统集成,实现智能管理和运营。

本项目中集中了一系列的创新性设计内容,建筑方案设计空中庭院, 创造极佳的空中办公休闲场景,配合空中绿化,创造人员自然和谐的办公环境。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建筑的采光和通风,结合当地的日照及常年风向,合理布置开启扇所在位置及高度,并尽量将主要功能房间布置在阳光照射充足的位置。结构技术方面创新研发并应用多项新技术。内置对拉螺杆钢板组合剪力墙技术、不等高基础连接技术、钢梁双夹板加强构造型式等,属本项目自主研发首创,形成多项专利技术。给排水设计采用新型螺旋降噪排水管道,降低高层区域排水带来的噪音影响;采用浮筑地台等减震措施,降低用水设备对周边环境的噪音和震动影响。为了减少一次投资和运行费用。暖通设计选用高能效机组并合理运用热回收技术,结合动态负荷计算,有效降低主机选型容量。

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本项目依据《四川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51/T 009进行绿色建筑相关设计,目结合当地资源、环境和气候条件,以经济适宜为基本原则,采用了一系列被动式和主动式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并取的了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在室内外物理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光环境、空气品质等)方面采用一系列计算机性能模拟,辅助优化设计,实现更高的建筑绿色性能。本项目合理采用了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光导照明、高性能围护结构、屋顶绿化等被动式节能技术。同时结合高效空调机组、新风热回收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术,进一步降低建筑能源消耗;通过采用雨水回用、中水回用、节水器具、滴灌、装配式、高性能建材、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等系列先进技术。通过全年能耗模拟,设计建筑比参照建筑节能22.5%。合理设计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和中水收集回用系统,经逐月水平衡计算,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24.6%。主体结构高强度钢筋使用比例为86.4%,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比为 11.6 %,室内灵活隔断空间面积比例为85.95%。合理采用透水铺装,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51.0%。通过一系列主被动式技术的系统集成,使项目在有效节约资源的同时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健康和智能化,实现高品质建设。

同时装配式创新设计采用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方法,通过少规格多组合来实现建筑功能和立面多样化效果,实现部品部件标准化,降低成本。采用新型装配式钢结构形式,实现主体结构全装配,装配率高达97%。

在智能化方面设置楼宇自控系统与能源管理系统,降低建筑能耗,建筑节能10%,打造绿色低碳智慧大楼;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无感知通行;采用访客和梯控系统,实现大楼人员智能管控。

本项目在建成后,整体命名为智融大厦A座和B座,也是乐山的新地标“双子塔”,整个智融大厦一楼配备650㎡豪华接待大堂,双层挑高12m,同时配备了5A(楼宇、停车、办公、消防、通信)智能管理系统、外立面采用全LOW-E(低辐射)中空玻璃幕墙,具有高透、隔热、隔音、节能的特性,创造健康、环保、节能的办公环境。智融大厦获在设计和施工上都获得了中国绿色建设最高荣誉三星级认证和证书。

智融大厦A座为纯写字楼,可招引大集团大企业总部、金融总部,助力乐山打造四川金融次中心。负一层配备了高端健身房、(5泳道)室内恒温游泳池,顶层配备企业家俱乐部,便于企业家思想交流、合作互助。

智融大厦B座为精品商务酒店和企业总部办公。目前高新翰文大酒店已于2021年10月对外试营业,内部2-4层为多功能会议中心和宴会厅,大厅采用无柱结构,可同时满足近千人会议或用餐服务,可为当地接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负一层为园区员工美食餐厅,为园区的员工提供精品生活套餐;顶层配备了“美食+美景”的云顶观景餐厅,可同时远眺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两大世界级文化遗产。

项目建成后以智融大厦之名,致敬乐山城市新高度。汇聚现代金融业、大型企业总部,促进金融服务业转型升级,打造乐山首席经济体,助力乐山打造四川金融次中心 。